费孝通群学讲坛·社计未来
社会科学家的第一节人工智能课(第一期)总结
一、背景及立项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的技术进步与产业发展,人工智能已上升国家战略。《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到2030年,使中国成为世界主要的人工智能创新中心”。2020年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指出,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人工智能也是“新基建”的七大领域之一。
然而,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发布的《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发展报告(2019-2020年版)》,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与相关人才供需不平衡成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强劲发展的一体两面。当前,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内有效人才缺口达30万。
借助这一契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以下简称“社会学所”)和百度基金会强强联手,通过举办一系列的人工智能相关课程和比赛,加快人才培养,助力我国产业智能化进程。今年5月,百度基金会委托社会学所开展“智能社会”系列研究,包括围绕这一议题开展学术培训和交流活动。本系列研究主要包括面向公众和基金会人员进行研讨和赋能的聚益厅活动、面向高校青年教师和在校学生的“社计未来”人工智能系列活动、面向公众的社计联盟相关直播活动三大部分。
二、项目简介
本次系列研究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2020年5月-7月):
“新基建”为数字技术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但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在百度基金会的支持下,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邀请了十几位学界和业界翘楚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2020年5月-7月,“聚益厅”活动分为四期,围绕“人工智能”的主题,分部从产业、技术、社会、法律、传媒、人力等维度进行分析和研讨。
第一期活动邀请来自哲学、法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新闻传播等学科方向的十余位专家学者,于5月7日下午举办第一场“新基建时代搜索与人工智能的社会风险研讨会”研讨会。清华大学数据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孟天广、中国社会科学院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段伟文、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当代中国政治研究室主任樊鹏、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李丁等十名专家们讨论了搜索存在的社会风险点与化解对策、人工智能的社会风险与治理、社会科学如何与计算科学合作促进社会进步等议题。
第二到第四期活动,上海信息服务业行业协会秘书长陆雷、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工程师李敏、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的支振锋、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虚拟现实与可视化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人机交互专业组委员梁晓辉、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孙萍等进行了专门的分享,他们带来了学界和业界关于人工智能的研究前沿,实现了为公众和基金会人员赋能。
第五期邀请了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秘书长宋茂恩、青年长江学者孟天广、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支振峰等专家参与“2020年中国互联网大会——百度社会价值论坛”,该论坛以“弥合信息鸿沟,共享数据红利”为主题,于线上成功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研究团队为探索搜索的社会价值,选择百度搜索作为研究对象,从社会结构、社会心态等维度开展全面研究。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经济与科技社会学研究室主任吕鹏发布并解读了此次研究成果,即“智能时代的搜索新价值——百度搜索社会价值报告”。更多报告内容,请点击链接。
第二阶段(2020年8月-12月):
举办面向高校青年教师和在校学生的“社计未来”人工智能系列活动、面向公众的社计联盟相关直播活动。
“社计未来”人工智能系列活动包含面向青年学生和教师的短期在线公益课程班、社计师成长计划、计算社会科学的人工智能创意提案比赛三个部分,依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百度基金会的资源支持,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经济与科技社会学研究室团队主导内容开发,面向社会科学界青年教师及学生、社会工作者、社区工作者等相关行业和职业,结合科技能力与人文素养赋能,培养跨学科的“社计师”人才,为行动导向的计算社会学夯实学科基础,为我国“新基建”的顺利开展储备更广泛的高质量人才。
“社计未来”人工智能系列活动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陈光金、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所长杨典、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中山大学教授梁玉成、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南京大学教授陈云松、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社会心理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王俊秀、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与大数据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周旅军、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副教授李丁、青年长江学者,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苏世民书院兼聘教授孟天广、浙江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百人计划”B研究员)范晓光、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讲师刘河庆、百度深度学习技术平台部主任架构师,百度首届最高奖得主毕然、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孙萍、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计算传播学实验中心主任王成军、浙江大学计算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人工智能协同创新中心成员吴超、中国科学院工程师,百度飞桨自然语言处理讲师文瑞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毛震东、北京大学博士,百度飞桨自然语言处理讲师李金鹏等近二十位专家学者开展面向海内外高校教师和学生的人工智能系列课程。
除此之外,还举办了社计联盟相关直播活动,助力“第六届栗林论坛”、“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论坛”、“计算社会学:理论与数据双元驱动论坛”、“本体和认识论转向:建立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关键”活动讲座等社科界一流论坛和讲座,为活动提供线上直播推广、推流等资源支持。
三、项目的影响与后续
“社计未来”系列活动传播范围广泛、参与度较高
“社计未来”在线课程日程表
“社计未来”课程开始之前,研究团队通过商讨后决定,将筹建学习交流群作为建立社群的第一步。一方面,学习交流群可以为同学和老师提供课程交流的平台,研究团队也可以根据学员反馈,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和进度;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把报名听课的学员留住并进行转化,为后期的活动积累初期受众。
截止9月28日,“社计未来”在线公益课程累计观看数超过39485人次;收到760余份课堂作业;“社计师成长计划”吸引了146位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等海内外著名著名高校的研究人员报名;“人工智能提案创意比赛”收到了37份参赛作品,涵盖教育、媒体、心理学、环保、法律、医疗卫生、科技等社会生产和公益领域。考虑到疫情原因,原计划11月举办的“人工智能提案创意比赛”将推迟至疫情缓和再举办。
“社计未来”系列在线公益课程社会反响热烈、好评度较高
向优秀学员颁发结业证书,推动其二次传播
研究团队根据学员的课程收看情况、作业提交质量、参赛作品质量等综合评出优质学员,向其颁发由百度基金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公共盖章的结业证书。
“社计未来”微信公众号开辟专栏,进行社群维护
研究团队专门开辟了“社计文库”栏目,对学界和业界关注的话题进行原创或转载,保持日常更新,以维护并拓展现有社群。
四、项目成果总结
在百度基金会的支持下,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调动大量的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投入其中。如今,项目如期进展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经过这次人工智能系列课程的推动,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文社科界学生和研究人员对人工智能技术不再敬而远之,逐渐将其纳入自己的研究领域之中,这将对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相关人才的培养产生深远影响,也将成为百度基金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为国家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贡献的巨大力量。
(一)领先培养与赋能了一批跨越社会科学和计算科学两大领域的复合型人才,为改造与优化人工智能人才的结构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二)建立了囊括海内外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研究人员、在校师生的人工智能社群,打造了国内首个跨越国界的、高质量的人工智能人才生态圈,让全球范围内的链接、合作更加高效和有深度;
(三)为传统的社会科学界会议和讲座搬到线上提供了平台,打破了时空界限,实现了曼纽尔卡斯特提出的“流动的空间”(space of flows)和“无时间的时间”(timeless time)。让海内外更多的学者能够同时在线参会,平台带来的时空变化将推动社会的变迁;
(四)即将出版的《计算社会科学十二讲》教材将为社会科学赋能更多通晓人工智能的人才,也将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到课堂中去;
(五)“人工智能提案创意比赛”推动了更多的在校学生关注社会问题,通过技术赋能,输出高效、创新的社会问题解决方案。
(六)未来,大国竞争的核心——科技竞争将愈演愈烈,“社计师成长计划”立足高校,致力于推动高校人工智能专业课程建设,将为我国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有助于我国提高综合国力、在被称为“人类未来”的人工智能领域占据先机、掌握下一轮周期的话语权!